close

年,英国巴克莱银行曾曝光过一起诈骗案。犯罪分子在网络 上声称有一座漂亮的度假别墅供出租,并提供了大幅折扣吸引那些缺 乏戒心的度假者。实际上,他们盗用了其他网站的真实图片,还醒目 地加上了英国旅行社协会的认证标志。这一切太诱人了,看上去也没 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,被冲昏头脑的受害者们不假思索地掏钱预定, 结果损失了数千美元。经过对2000名消费者的调查,巴克莱银行发 现,他们的警惕性低得惊人。其中大多数人承认,即便租金便宜 得“离谱”,他们依然会禁不住诱惑,最终下单订房。 6 还有一起十分常见的诈骗案,犯罪分子打来电话,声称绑架了一 位受害者的家属,要求立即支付赎金。他们用了号码伪装技术,对于 受害人来说,来电显示的号码看上去就是他们所爱之人打过来的。 7 美国联邦调查局表示,“与传统的绑架案件不同,网络绑架犯其实并 没有对任何人实施绑架,而是通过欺诈和威胁,在骗局穿帮之前诱骗 受害人迅速支付赎金。” 8 如果你对这些骗局一无所知,当有人打来 电话声称绑架了你女儿,而且威胁你如果不能在一小时内支付2000美 元,就会撕票(而且从来电显示来看,这个电话正是她的手机号), 【公司報稅】香港公司利得稅要交多少?如何計算? 你很可能会在惊恐之中直接支付赎金。 除非你从事的是安保行业,或是供职于执法部门,否则对于这些 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根本无从知晓。不过,你可以深入了解骗子操控 他人的原理,这样不管他们使出什么阴谋诡计,你都能降低受害风 险。 操控他人时,罪犯会让受害者感到压力、焦虑或不适,从而让受 害者最大限度让利,我在课程中将其称为“弱点原则”。前文中提到 过一起导致一对父子丧命的勒索黑客案,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。 还有数量不菲的其他诈骗案件要求受害人满足其要求,否则就以某种 严重后果相威胁,其原理大抵也是如此。在某起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典 型诈骗案中,黑客假冒国税局员工打来电话,向对方谎称其社保卡号 码已经失效,若不重新激活,之后就无法再收到支票。当然,“激 活”是要收费的。这些诈骗分子老谋深算,他们事先在暗网上购买受 害者的个人资料,在行骗过程中能准确报出他们的名字,对他们的地 址以及其他个人信息也一清二楚。骗子们还会让受害者听到电话背景 中的噪音,假装这通电话是从一间繁忙的政府办公室打来的,而且电 话号码也伪装成了华盛顿特区的号码。若是一位老人收到这样的电 话,慌乱之下没准就立刻支付了这笔费用,因为他们每个月的生活开 销都要依靠社保金支票。 练习:花半个小时看看商业广告,分析这些广告如何利用操控手 段实现其目标。 弱点原则也可以通过引发受害人积极正面的情绪来发挥作用。比 如上文提到的度假别墅租赁骗局,或是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庭作业 施以小恩小惠,以及所有骗你只需点击一个链接就可以领奖的电子邮 件、短信和电话,都是如此。典型案例就是所谓的“蜜罐”策略,操 控者通过激发目标对象的欲望,实现某种自私的目的。这种策略在电 视广告中被广泛应用,比如主持人楚楚动人、衣着性感暴露,以此刺 激观众产生更强的购买欲。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商界名言—“大卖靠 色相”。从事快餐、美容产品、酒类和低俗娱乐业的公司通常都会在 广告中使用性挑逗形象,以此吸引观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reelancemania8 的頭像
    freelancemania8

    mathew的部落格

    freelancemania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